9.png

就很无聊

GF  2020-09-28 15:39

76家房企一年内有2.5万亿债要还!谁最先引爆?更有个别银行停贷

和讯网
09-28
来源:21金融圈
根据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调研房企的负债情况,我国76家房企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超过2.5万亿,约占有息负债总额的35%。按照7%的的平均融资成本来计算,每年要还的利息超1700亿。
看到这个消息,复利姐简直惊呆了:
一年内房企的利息超过2.5万亿,那么有没有人算过,全国的房奴的利息多少?
在去杠杆、房住不炒的基调下,超八成房企短债在增加,如遇销售回款不及时,恰逢还债高峰期,资金短缺的压力显而易见。
喝完秋天第一杯奶茶,寒冬也不远了,怎样混才能“活下去”呢?
有网友说,再来一波涨价去库存就行。
也有的说,“房企迎偿债高峰,超万亿债务会压垮谁?就不买房,让它(债务)炸!”
对此,你怎么看?回归正题,谁的短债压力最大?
短债TOP10出炉,总计超 1.2万亿
一年内到期有息负债超过1000亿元的有4家,恒大、融创、绿地、碧桂园分别高达3957亿、1406亿、1214亿、1058亿。一年内到期有息负债超过500亿-1000亿元的有6家,分别为万科、华夏、富力、泰禾、招商、保利。


30家短债在100亿-300亿,占比最多
超六成房企的短期债务规模聚焦在100亿-500亿元的范围。其中,一年内到期有息负债超过300亿-500亿元的有16家,代表房企有奥园、金地、华润、雅居乐、世茂、中海等。



一年内到期有息负债超过100亿-300亿的房企有30家,代表房企有旭辉、时代、中南、远洋、龙湖等。此外,还有20家房企的短债规模不超过100亿元,如力高、中交、城建、绿地香港、建发等。



看到这里,也许有吃瓜群众会问:怎么看不到万达?

淡出视野的老王把万达地产卖了后一系列操作已经成功上岸,虽然财富排名落后了,但是银行利息没有那么恐怖了。
债务说白了就是泡沫,再直接点就是稀释财富。
只要银行无限量给我贷款,我就可以无限量花钱,我有没有创造财富不重要,反正我可以不停的借,因为我(房企)的无限量借款社会所有物价都要上涨,但是你挣钱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我借钱的速度,你就会越来越穷。

这下,够直白简单了,还看不懂就算了。
美国次贷危机那部电影,华尔街金钱永不眠就有类似,其中一家投行股债务危机,然后美联储召集所有大咖一起商量如何收场,最近我国房地产大咖也被召集入京降低债务危机,所以除非国家出手,不然也是泡沫破裂,破裂最终结果是全社会一起扛…

救也不是,不救也不是,烫手山芋。
那么,在万亿债务压力下,不知道哪家房企会率先“引爆”这个定时炸弹,又会使出怎样的招数努力活着呢?
这个周末,恒大为“减负”放的几个大招刷屏了,分别是恒大物业上市获批;恒大汽车拟登陆科创板,其他房企又会出啥招数,我们拭目以待。

下面说说第二个与楼市有关的消息。
有个别银行停贷?买房者慌了……
据证券日报报道,记者走访了多家银行网点发现,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目前房贷利率处于暂时稳定状态,而二三线城市则呈现房价收紧趋势,不仅房贷利率较高,而且上调了二套房贷款首付比例。

甚至,部分银行由于额度不足,减缓了放款速度,个别银行甚至停掉了房贷业务。
回想起3年前楼市调控最严之时,也曾传出过“停贷”的消息,一时间停贷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甚至引发了一定程度的恐慌。

别慌,其实,部分银行之所以停贷,在于人行限额的政策,致使一些银行没有额度放款。等到明年初,银行有额度就相对宽松啦!
熟悉银行贷款的朋友应该知道,一般银行会按照4:3:2:1的比例给四个季度分配额度。4成额度会在第一季度就用掉,年初银行额度最宽裕,而第四季度往往只有1成额度,这也是申请房贷最困难的时段。

LPR已经连续五个月“按兵不动”了,回顾近3个月以来多个城市的调控政策,贷款基本都在收紧。复利姐也认为,利率最宽松的时候已经过去。
往往到了金九银十,开发商都有加速去库存回笼资金的需要。降价促销的时刻到了,这也是刚需捡漏的黄金时候。

none.gif

bb4e4e15

B1F  2020-09-28 16:24
前面76家房企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超过2.5万亿,后面又来一年内房企的利息超过2.5万亿,这小编是干啥吃的?

顺带,可以去查下系统性金融风险,这东西16-17年喊得最凶,那也是房价涨的最厉害的时候。但后面就不说化解了,改说防范了。为什么,因为19年完成了地方债置换。

房价绑定最厉害的不是银行贷款,而是地方财政收入。由于分税制的存在,地方的财政收入部分要上缴中央。因此除了少数发达地区外,扣除上缴中央的税收后,大部分地方财政收入60-70%左右的来源是土地出让,尤以三四线为甚。而商业银行是不允许向地方政府直接借贷,因此政府利用向地方国资委下的国资公司注资、直接发行债务或者利用地方银行作为融资平台来撬动更大的资金来进行投资与发展,也有的直接以PPP形式吸引社会资本。这样到17年的时候,地方显性债务达到了15万亿,隐性债务则高达20-30万亿。


这样庞大的债务事实上已经远超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大部分省市的债务比都突破了130%,尤其是其中一堆债务是短债。过几年地方还不上那就是地方政府破产,这比商业银行破产的危害大得多。因此国家在16年的时候决定用三年时间置换14万亿的短期债务变为长期低利率债务。盘子就那么大,全国都要分。为了尽快让自己手中的债务减少到可置换的量,于是以“棚改”为标志的一轮大规模房价上涨开始了,通过棚改,地方政府手中一堆债务通过PSL方式,转换为长期债务,同时增加的土地出让金填补了部分债务,总债务置换规模约20万亿。同时高涨的房价也让银行从居民手中回收大约40-50万亿因“四万亿”而超发的货币。到19年,地方债置换基本完成,系统性金融风险化解,也就不再需要土地出让金上涨,大家也没钱买房了,因此19年开始房价进入下跌通道,顺带帮人民币的锚从美元转到政府负债。

相比于16年地方政府大规模负债,这2.5万亿短期债都是毛毛雨,一年的销售额都十几万亿了,剥离点资产分分钟回血。再说了真死几个房企咋了,反正死得不是政府,五大银行又不会破产,地方银行赔五十万,死几个房企是多大的事。